亚州精品无码AV|亚洲AV成人免费|www.日韩有码|观看成人AV网址|欧美色大香蕉转区|久久伊人国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永久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超額完成2020年碳減排目標,碳中和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2021-06-17 09:06:16 中能網   作者: 江曉蓓   

在2020年9月我國提出2060碳中和、2030碳達峰的目標之后,碳中和在能源領域的落地方向和具體發(fā)展目標變得越來越清晰。而在“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在綠色低碳發(fā)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清潔能源轉型等方面,進行了著重強調及列為重要內容。

近日,根據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發(fā)布的消息稱,中國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了18.8%,超額完成了“十三五”約束性目標,而我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9%,都超額完成了中國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目標。

目前中國碳排放強度分布不均衡,大多數省份和大多數行業(yè)的碳排放強度已經降到與同等發(fā)展程度的發(fā)展中國家接近的水平,有的省份甚至降到先進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十四五”期間,中國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強度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北方的8個高排放省份,即青海、甘肅、遼寧、河北、山西、新疆、內蒙古、寧夏,并應重點關注電力行業(yè)。除需繼續(xù)采用逐年下調的碳排放指標等行政性手段外,還應運用產業(yè)政策和微觀政策,以市場機制的方式來激勵微觀單位降低碳排放,推動碳交易市場的擴大和升級。

什么是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

碳排放:碳排放一般指溫室氣體排放。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溫室氣體的過程。

碳達峰:碳達峰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最高值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業(yè)、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物造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國內碳排放政策一覽

2007年以來,為積極履行大國責任,我國成立了由國務院總理任組長的應對氣候變化及節(jié)能減排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協調、制定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政策和措施;在國家發(fā)改委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司,具體負責國內氣候變化相關活動的統(tǒng)一協調和管理;各地方政府則在省級發(fā)改委成立了應對氣候變化處,具體負責所轄省內氣候變化相關活動的管理。

2009年11月,國務院決定將“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

2010年7月國家發(fā)改委下發(fā)《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試點的地區(qū)積極探索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和低碳產業(yè)發(fā)展的體制機制,研究運用市場機制推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落實;

2010年10月,國務院下發(fā)《關于加快培育和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決定》,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

2011年8月,國務院下發(fā)《“十二五”節(jié)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建立自愿減排機制;

2011年11月,國家發(fā)改委批準了7個省市建立試點碳市場。

2012年6月,國家發(fā)改委印發(fā)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對交易主體、原則、交易量、方法學的使用或建立、交易量管理等具體內容作了詳細規(guī)定,使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獲得了規(guī)范。

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廣東、深圳、重慶7個試點碳市場建立并開始實質交易。

2014年12月,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指導推動全國碳市場的建立和發(fā)展。

2016年1月,國家發(fā)改委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對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啟動前重點準備工作做了具體部署;

2016年3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送審稿已經提交到國務院審議,如通過,有望成為碳排放交易的第一部法律性文件;

2016年11月,國務院發(fā)布《“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力爭部分重化工業(yè)2020年左右實現率先達峰;加強能源碳排放指標控制。

2017年3月底完成八大行業(yè)配額分配方法和基準線、默認值編制工作;

2017年7月底,啟動注冊登記系統(tǒng),啟動全國交易系統(tǒng)。

2017年12月19日,國家發(fā)改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宣布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并于12月20日正式印發(fā)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fā)電行業(yè))》。這標志著我國通過市場機制利用經濟手段控制和減少碳排放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國碳市場將經過基礎建設、模擬運行后,2020年左右將正式啟動配額現貨交易,并在發(fā)電行業(yè)穩(wěn)定運行的情況下,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

專家解讀

目前,我國的碳排放總量和增量在世界上都是排名第一。我國的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問題依然存在,并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解決。對此,我國政府積極建設碳交易市場,希望有效緩解中國碳排放較多的問題。具體而言,我國碳交易市場總體可分成CDM建設階段、碳市場試點建設階段以及全國統(tǒng)一碳市場建設階段。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表示:簡單地講碳達峰就是我們二氧化碳排放達到最高值,由此進入下降通道,經濟活動與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關系逐漸脫鉤。碳中和更多聚焦在實現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與吸收之間的平衡,也就是實現溫室氣體的近零排放。其實碳達峰、碳中和跟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息息相關,尤其是我們貫徹了習總書記一再強調的要反對浪費食物,要實施光盤行動,提倡綠色低碳出行等,還要養(yǎng)成垃圾分類的生活新觀念,這些都是跟我們老百姓緊密相關的。也只有在這方面進一步提升我們綠色低碳的意識和綠色低碳的行為,才能有效地引領能源結構的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的調整。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zhàn)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徐華清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金南表示:最主要的困難,一個是整個經濟的產業(yè)結構調整,我們可能要往綠色低碳的方向去調整。第二個從(能源)供給側角度調整,把目前這種高化石能源結構按照低碳甚至零碳方向調整,利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第三個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調整),需要我們全面建立綠色低碳消費觀念。

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王金南

根據智研咨詢發(fā)布的 《2021-2027年中國碳交易行業(yè)市場經營管理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8個區(qū)域碳市場配額現貨累計成交量為3.95億噸,累計成交額為91.6億元(含線上、線下、拍賣、以及現貨遠期交易);CCER累計交易量為2.05億噸。截至2020年8月末,7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為4.06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92.8億元。

我國的碳交易市場處于發(fā)展與完善中,2021年中國統(tǒng)一碳市場已經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開始交易。盡管我國碳交易市場整體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但發(fā)展水平并不均衡,而且發(fā)展行業(yè)較單一,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發(fā)展。

結  語

中國超額完成了2020年碳減排目標,但這并不是終點,“雙碳目標”的提出又給我國減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控制碳排放成為全球共識,作為中國的企業(yè),特別是碳排放強度較大的企業(yè),更應認清形勢,認真研究國家出臺的各種排放政策,有次序的實施減碳措施,爭取讓中國提前全面實現“雙碳”目標。

(江曉蓓)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中國超額完成,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