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煉焦行業(yè)協會市場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正式宣布自7月31日零時起執(zhí)行第五輪提漲:搗固濕熄焦上調50元/噸,搗固干熄焦上調55元/噸,頂裝焦價格上調75元/噸。這是繼7月四輪累計200-220元/噸漲幅后,焦炭市場在政策傳聞與基本面支撐下釋放的強勢信號,將黑色系產業(yè)鏈的博弈推至高潮,最終焦炭第五輪提漲于8月4日全面落地。
政策傳聞與市場情緒共振
7月市場交易的核心邏輯圍繞“反內卷”政策預期展開,前期被低估了的焦煤成了炙手可熱的交易品種。宏觀預期改善下,引發(fā)了一系列投機需求的產生,進而加劇扭曲了現實供需,推動價格極速飆漲。基本面上看,前期山西因安全檢查、內蒙古因環(huán)保檢查、疊加山西和陜西等部分煤礦更換工作面,整體產地復產進度緩慢,以及7月蒙古那達慕大會期間蒙煤口岸的閉關,7月煉焦煤供應相較緊張;而國家能源局對山西、內蒙古等8省區(qū)煤礦超產核查文件的發(fā)布,導致市場對焦煤供給收縮的預期不斷強化。盡管實際調研顯示,陜西、內蒙古超產有限,山西經2024年“三超整治”后超產現象已明顯遏制,但市場更看重政策釋放的“限制供給”信號。在這一背景下,未經證實的小作文瘋傳,進一步放大了市場波動。
供應緊張與需求韌性形成雙支撐
供應持續(xù)受限:焦煤方面,國內煤礦受安全檢查、環(huán)保檢查影響,疊加更換工作面礦井集中,整體復產進度偏慢。盡管蒙煤通關量后續(xù)相較快速的恢復,最高日通車恢復至1461車,全月總通車數達21004車,較6月總通車環(huán)比增加18%(+3220車),但“反內卷”預期升溫+低估值,催生大量抄底的投機需求,投資資金入場+貿易商囤貨+焦鋼企業(yè)補庫,引發(fā)煤礦庫存轉移,期現共振引發(fā)大漲。現貨端代表品種臨汾安澤主焦煤價格從1180元/噸上漲至1500元/噸,個別品種漲幅甚至超400元/噸。煤價的極速上漲,成本端對焦炭形成強力支撐。焦企開工率僅73.6%,廠內庫存處于歷史低位,資源緊張甚至引發(fā)鋼廠駐廠催貨現象,因而助推焦炭連漲五輪。
需求居高不下:鋼廠端利潤豐厚,盈利率達59%-63.64%,247家鋼廠鐵水日均產量維持在242萬噸高位,對焦炭剛性需求旺盛。鋼價與煤價雙雙創(chuàng)年內新高,而焦炭價格滯后于產業(yè)鏈漲幅,利潤分配失衡促使提漲動能積聚。
期貨市場:情緒退潮與高位震蕩
在政策與基本面雙重刺激下,7月下旬焦煤、焦炭期貨一度連日漲停,但狂熱情緒很快遭遇監(jiān)管干預——大商所對焦煤實施限倉措施,引發(fā)多頭踩踏離場,焦煤主力合約一度再次跌停。至月末,市場進入寬幅震蕩階段。
產業(yè)鏈利潤再分配與未來挑戰(zhàn)
隨著五輪提漲落地,焦企利潤空間擴大30-50元/噸,部分企業(yè)回歸盈虧平衡。但累計250-295元/噸的漲幅已開始擠壓鋼廠利潤,而月底的重要會議釋放的政策不及市場預計,高漲的市場情緒開始轉淡消退,前期的貿易商囤貨+產業(yè)外的資金這些投機需求消失,囤貨的貿易商積極加快出貨,焦鋼企業(yè)的補庫也漸進尾聲,煉焦煤市場漲勢見頂回落已現端倪。 截至7月末,市場在狂熱與回調中重歸理性。政策預期賦予的上行動能猶在,但產業(yè)鏈利潤分配的天平已開始搖擺。
從近期煉焦煤成交表現來看,流拍較前期已明顯增多,競拍成交漲跌互現;且有囤貨貿易商呈恐慌心態(tài),積極出后,市場詢價較多,但實際成交有限。相較于貿易商而言,上游煤礦端8月上半月多有待執(zhí)行訂單,尚沒有迫切調價意愿,然下半月隨著大閱兵的臨近,屆時引發(fā)的下游高爐焦爐的限產增多,或對市場形成反向壓制。
后續(xù)博弈焦點轉向三點:
1. 進口煤沖擊:蒙古煤價較山西煤仍有顯著性價比,海煤進口利潤窗口打開,預計1-2月后到港量增加;
2. 政策實效驗證:8省超產核查結果若不及預期,或引發(fā)漲價邏輯反轉;
3. 需求可持續(xù)性:鐵水產量高位回落風險與“金九銀十”旺季預期的博弈。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