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的暑天像個巨大的蒸籠,礦區(qū)鐵路站場的地表被曬得發(fā)燙,鋼軌泛著灼人的光,溫度計的指針直逼50℃??蓵x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鐵運公司的一線職工們,腳踩熱浪、頭頂烈日,正用比高溫更熾烈的熱忱,在機車間、鐵軌旁、車列上忙碌。他們是機車的“體檢師”、線路的“診療員”、調(diào)車的“指揮官”,用每一滴汗水托穩(wěn)企業(yè)外運的每一趟運輸。
“0226機車剛下夜班,抓緊趁停輪時間做輔修!”機務段檢修車間的指令一到,黃志剛拎著工具就往機車跑。這臺剛跑完一趟活兒的機車,柴油機室像個沒開蓋的悶罐,剛拉開艙門,一股帶著機油味的熱浪就涌了出來,里頭溫度早超了50℃。
他先爬上車頭頂部的檢修位,那里空間窄得只能蜷著身子,膝蓋頂著鐵皮,后背很快就被汗水浸得透濕,工裝貼在身上像層濕抹布。“這兒曬不著太陽,可密不透風,比外頭還悶。”他抹了把臉上的汗,手里的扳手沒停,正精準擰著柴油機缸頭蓋的螺栓,油污混著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他也只抬手蹭了蹭。
地溝里,一米八的原文軍正貓著腰挪步。手電光掃過車底,檢修錘跟著敲向曲軸箱、車鉤連接件,時蹲時跪、側(cè)身彎腰成了常態(tài)。30分鐘檢查完一圈,他扶著膝蓋站起來,工裝從領口濕到褲腳,順著褲腿往下滴的水,分不清是汗還是剛蹭到的油污。
“我們常說這是‘油污桑拿’,免費蒸還帶‘機油SPA’。”張育軍舉著新的機油濾芯笑,滿手油污蹭得臉頰發(fā)亮。機務段11臺機車,每月每臺至少一次定修,每周還有兩臺常規(guī)保養(yǎng),他們每周得在這些狹小悶熱的“悶罐”里,扭曲著身體干滿近400分鐘。可只要檢修完試機時,聽著柴油機平穩(wěn)的轟鳴聲,再熱的“桑拿”,大家也覺得值。
線路“診療員”:鐵軌上的“抗暑攻堅戰(zhàn)”
正午的鐵軌更“霸道”,軌溫直追50℃,光手碰一下都得縮回來。工務段的線路工們卻圍著古礦站15號道岔忙得正酣。持續(xù)高溫讓鋼軌“中暑”,這處道岔因單向行車多、受沖擊大,軌測磨得厲害,軌距、支距都超了限,不及時修就得影響行車安全。
“褲腿袖子都放好,別被鋼軌燙著!”工長的話剛落,“鐺鐺”的扳手擰螺栓聲、“吱吱”的拉軌器收緊聲就混著熱浪涌開。小李蹲在鋼軌邊,戴著手套的手仍能感受到軌頭的滾燙,他臉湊近軌面看病害,起道、點翹的動作一絲不亂。汗水順著下巴往下掉,砸在鋼軌上“滋”地一聲就沒了影,工裝后背早印出深色的汗?jié)n。
“高溫天干了八年,這‘抗暑戰(zhàn)’早習慣了。”他直起腰揉了揉發(fā)酸的腰,又蹲下去量軌距,“線路平平穩(wěn)穩(wěn)的,列車跑著不晃,咱就踏實。”幾小時后,道岔的幾何尺寸終于恢復完好,陽光下的鋼軌重新透著“精神氣”,他們扛著工具往休息點走,腳步雖沉,背影卻挺得很直。
調(diào)車“指揮官”:燙車皮上的“安全密碼”
早6點30分,車務段調(diào)車長陳軍給班組發(fā)了條微信:“今天高溫,藿香正氣揣好,注意防暑!”8點接完班,他帶著連結員們跳上調(diào)車機,第一趟作業(yè)指令就來了:“3道停車,尾部摘車7輛,做好防溜!”
“明白!”范利剛應聲抓住車梯,整個人掛在車列上。此時的車皮被曬了一早,燙得厲害,手套抓上去都能感受到熱度,他卻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前方,“十車、五車、三車”的距離信號喊得清亮又干脆。
“看著就摘解、連掛幾步,實則每步都是‘安全密碼’。”車列停穩(wěn)后,他跳下來蹲身檢查車鉤,手指劃過連接處確認鎖閉狀態(tài),汗水順著脖頸流進衣領也沒顧上擦。上午11點的太陽最烈,在車列旁走一趟,熱浪直往毛孔里鉆,可他們摘接風管、調(diào)整鉤位時,手指口述“鉤銷落位”“風管接牢”從不含糊。“多走一步看仔細,多問一句保安全”,是刻在心里的規(guī)矩。
作業(yè)完回到休息室,每人手里都攥著瓶水,汗?jié)竦墓ぱb搭在椅背上,沒歇多久,對講機里又傳來新的作業(yè)計劃。陳軍抹了把臉站起來:“走,下一趟!車能安全跑,這點熱算啥。”
50℃的高溫烤著站場,100℃的熱忱藏在每滴汗里。這些在50℃里辛苦工作的“鐵運脊梁”沒說過豪言,卻用蜷在機車里的身影、貼在鋼軌上的目光、掛在車列上的姿勢,把“安全”兩個字,穩(wěn)穩(wěn)釘在了礦區(qū)的鐵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