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長江邊的揚州二電廠即將新上的三期項目,不僅煤耗低于當前世界最先進電廠,同時采用無獨立煙囪的設計方案,視覺上巧藏第三個煙囪,并將現有兩個煙囪高度再降低60米,屆時三個煙囪塑造成“太陽花”藝術造型,將鍋爐房整體美化成一個古典建筑群,從對岸鎮(zhèn)江遠眺,就像是一幅畫。昨天,二電廠舉行“綠色發(fā)展與項目建設市民及媒體交流座談會”,通報節(jié)能降耗、消除排放污染和視覺污染的系列舉措,奉獻綠色能源,點亮兩岸燈火,贏得鎮(zhèn)江和揚州兩岸居民的贊許。
先減后建,收購關停23臺小機組,為三期項目騰出環(huán)境容量
二電廠目前總裝機容量為252萬千瓦,是規(guī)模最大的省屬發(fā)電企業(yè),擁有4臺63萬千瓦機組,年發(fā)電量約150億千瓦時,與全揚州地區(qū)用電量相當。
為滿足江蘇省及揚州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根據江蘇省電力能源統一規(guī)劃,決定推進三期兩臺百萬機組擴建項目,該項目已于2011年被列入我省“十二五”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
新上項目,環(huán)境容量哪里來?揚州二電廠未雨綢繆,持續(xù)推進節(jié)能減排。2007年,投入6億元,4臺機組脫硫設施投運;2014年,投入4億元,4臺機組脫硝設施投運。目前,各臺機組環(huán)??己酥笜司鶅?yōu)于省環(huán)保廳考核標準。
按照國家“上大壓小”和“煤炭等量替代”政策,二電廠先減后建,耗資9億多元,收購和關停23臺小機組,其中,揚州地區(qū)(13臺)關停小容量55.5萬千瓦,鎮(zhèn)江等區(qū)域(10臺)關停小容量8.75萬千瓦,涉及鋼鐵、電力、化工等工業(yè)、民用領域,大大削減了揚州及周邊地區(qū)的煤炭消耗,累計削減煤炭消耗量493.8噸。二電廠同時在省內取得煤炭替代量346.3萬噸標煤計劃,三期項目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原址擴建、零征地,實現同類型機組單位造價最低,2014年作為備選項目上報國家能源局,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
超低排放,燃煤發(fā)電PK燃氣發(fā)電,凸顯“1+1<1”減排效應
天然氣,被視為高效清潔能源,二電廠相關專家說,新上的三期項目將煤耗降到全國乃至全世界最低水平,其排放標準甚至能PK燃氣發(fā)電。
自去年開始,二電廠投資6億元,按照燃燒天然氣機組排放標準,率先在全省火力發(fā)電行業(y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4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全部列入省首批示范工程,其中一臺機組已于今年4月改造完成,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后,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削減量分別達到1430噸、2706噸、6380噸,排放大幅削減,將為“揚州藍”作出巨大貢獻。
據介紹,三期項目將采用大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最新技術,兩臺百萬機組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控制在2.5mg/m3、20mg/m3、30mg/m3以下。脫硫效率達到98.8%,高于92%—95%的相關規(guī)定,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遠低于現行的小于100mg/m3的標準。此外,三期工程還超前控制燃煤機組的汞排放,開創(chuàng)國內深度脫汞的先河。
結合三期工程,二電廠將支持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建設新民洲港口碼頭物流基地,延伸公司供熱管線,實現對鎮(zhèn)江市新民洲木業(yè)加工基地供熱。
最新環(huán)保技術為三期項目增色,煤耗比世界當前最先進電廠每千瓦時少9克。經過測算,三期項目全部上馬后,與超低排放改造前相比較,二電廠的污染排放量不僅不會增加,反而大幅消減,實現“1+1<1”的科技減排效應。
視覺減污,消除煙囪“白羽”現象,煙囪變“太陽花”景觀
“既然已經耗資10多億元實施了脫硫脫硝等減排項目,二電廠的兩個煙囪咋還冒濃煙呢?這煙氣有沒有毒害?”
面對市民的焦慮,二電廠工程師解釋說,煙囪冒出來白煙,實際上是水蒸氣,原來脫硫采用石灰石濕法脫硫裝置,吸收塔出口不可避免帶水蒸氣,被稱為“白羽”現象或叫“石膏雨”,雖無毒害物質排放,但在視覺上不免讓人憂慮。下一步,企業(yè)從國外引進的MGGH技術,加裝煙氣再加熱器,將煙氣溫度從55℃左右提高到80℃以上,有望徹底消除煙囪冒“白羽”現象。
對即將新上的三期工程,不少網友網友揣測、吐槽:“江邊再新增一個大煙囪,三個煙囪像是三柱高香,會很難看”,二電廠斥資2.3億元改造,工程師亮出改造效果圖,與現狀相比,呈現四大變化,一是將現有兩個煙囪高度再降低60米;二是新建煙囪采用無獨立煙囪的設計方案,視覺上巧藏第三個煙囪;三是將鍋爐房整體美化成一個古典建筑群;最讓人驚訝的是,三個煙囪裝飾成“太陽花”景觀。
喜看效果圖,對鍋爐鋼結構進行古典化改造,有力襯托煙囪藝術化外觀,白天銀光閃閃,夜晚燈光璀璨。不久的將來,二電廠的沿江景觀,將成為沿江風光帶上一道風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