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fā)布2025 年半年度業(yè)績預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54-59 億元,同比增長63.4%-78.5%;其中Q2 單季度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9.6-34.6 億元,同比增長57.3%-83.8%,環(huán)比增長21.6%-42.1%。
點評:
內蒙古烯烴項目投產帶動烯烴銷量同比大幅增長,2025 年Q2 業(yè)績實現高增長:
2025 年Q2,公司主營產品焦炭、聚乙烯、聚丙烯市場均價分別為1226 元/噸、7565 元/噸、7479 元/噸,分別同比-34%、-11%、-5%,分別環(huán)比-11%、-10%、-1%。焦炭、聚烯烴價格下滑顯著,但受益于公司內蒙古烯烴項目于2025 年3月完全投產,公司烯烴產品產銷量大幅增長,助力公司2025 年Q2 業(yè)績實現高增長。
內蒙項目陸續(xù)投產,寧東四期項目穩(wěn)步推進,公司未來成長空間可期:2024 年11 月、2025 年1 月、2025 年3 月,公司內蒙古3×100 萬噸/年烯烴項目陸續(xù)投產,公司烯烴產能由220 萬噸/年增加至520 萬噸/年。內蒙古烯烴項目全部采用國產化裝置設備替代進口,其中有23 項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隨著寧東三期100 萬噸/年烯烴項目及內蒙古300 萬噸/年烯烴項目投產,公司烯烴產能由120 萬噸/年增加至520 萬噸/年,占2025 年一季度末國內煤制烯烴總產能1542 萬噸/年的34%,已位居煤制烯烴行業(yè)領先地位。此外,公司寧東四期50萬噸/年烯烴項目穩(wěn)步推進,包括25 萬噸/年聚乙烯、25 萬噸/年聚丙烯,公司寧東基地采用“綠電電解水制取綠氫綠氧直供煤化工”的新模式,將所產氫氣、氧氣直接送入化工裝置,實現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隨著公司內蒙基地及寧東基地新產能逐步投產,業(yè)績有望持續(xù)增厚。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2025 年以來焦炭、聚烯烴價格下滑,因此我們下調公司2025-2026 年盈利預測,新增2027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5-2027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0.66(下調13%)/138.31(下調8%)/147.07 億元,折合EPS 分別為1.65/1.89/2.01 元。公司是國內煤制烯烴龍頭企業(yè),持續(xù)聚焦產業(yè)協同和降本增效,未來成長空間廣闊,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項目投產進度不及預期。
責任編輯: 張磊